LOVE' IN

信仰真理,万物运动永无休止。永远热爱且怀疑,科学是最经得住质疑的朋友。

玩具

我们应该尊重孩子。


教授按下键盘,在他的论文初稿最后写了一句稍微随性的话。


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呢?

不是简单粗暴地依靠打骂,也绝对不是满嘴跑火车地哄骗。

太高深的道理他们听不懂,过小的年纪让他们经验欠缺;太严厉的苛责他们难以接受,再小的孩子也会对自尊有一定额度的需求。


教授今天送了一份礼物给自己的小儿子,是一把玩具枪。

迷彩绿的无害油漆,高度仿真的枪型,考虑到小孩的臂力,重量有所减轻。非常酷。


然而六岁的儿子收到礼物打开的那一刻,被吓到了。

“爸爸,爸爸,”孩子抬起头看他,“我不喜欢,我害怕。”说到最后声音都在发抖。


为什么呢?

他有些呆愣。

玩具枪送小男孩……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,年幼的,天真的,性格有待塑造的。


也许真的不适合吧。


孩子的性格有先天的,也有家庭社会教育各种因素,他们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逐渐稳定下来,形成自己的个性。

玩具,对他们的性格也有影响。


但这种影响该怎么说呢?


很多人都有常识误区,教授他也不例外,正巧也是这回他才注意到。

玩具在大人们的眼中,究竟意味着什么?


代表着某种性格,而这种性格又被他们划分为哪种性别特有的。

例如温柔贤惠,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认为应该是女性拥有的性格,而能够带给人们这种感受的玩具——芭比娃娃各种小玩具,都会让他们觉得这是属于女孩子的玩具。


原来是性别刻板印象。


教授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忍不住扶额,被自己夫人知道了,怕是有一顿笑了。


之前有个学生和他谈到这里,就问:“这是不是'男生不代表枪,但枪代表男生'的问题?”


他摇了摇头,笑着对学生说。

玩具没有性别,是人们认为这种玩具有利于塑造或者体现了某种性格,而这种性格在刻板印象他们认为是属于某类性别的。

性格也不应该有性别之分,坚强就是坚强,不是哪种性别特有的;温柔也一样。

但是人们出于刻板印象——这才是问题的根源,加以选择得地对性格进行性别分类匹对;然后玩具,如枪,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坚强等一系列“男性性格词汇”,然后先入为主地认为适合男孩子,其实这才是加深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。

这不是“男生不代表枪,但是枪代表男生”的问题,而是“人们认为枪体现某种性格,这种性格属于哪类性别”。


就在对孩子进行礼物的挑选中,大人再次加深了自己的性别刻板印象,同时把这种不正确的思想传递给了孩子。


哎。

教授叹了口气,还是书好。

可惜家里的小娃娃不喜欢呐。

评论

热度(4)